央广网衢州6月29日消息(记者 王文伟 见习记者 王春然)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,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在浙江农村的成功实践。十余年来,浙江省久久为功,扎实推进“千万工程”,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,带动浙江乡村整体人居环境领跑全国。
如今的之江大地,“千万工程”持续迈向纵深,进入“千村未来、万村共富”的新阶段。一幅生态美、百姓富的“富春山居图”正徐徐展开。
余东村村口处(央广网发 余东村供图 )
浙江省衢州市沟溪乡余东村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农民画村,是浙江重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,因风格独特的农民画被誉为“中国第一农民画村”。如今,只有800多人的余东村,已有300多人加入农民画家队伍中,创作的多幅画作在“全国农民画大赛”中屡屡获奖。
“我们的农民画要做成全国最好的农民画。我们‘请进来’知名艺术大师在余东村建立个人研学工作站,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也在我们这里设立了研学基地,我们还鼓励农民画‘走出去’,把农民画推广到国外,走出国门。”余东村党支部书记余晓勤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。
在余东村,最具知名度的当属中国乡村美术馆,馆内展出的上百幅“名画”都出自农民画家之手。余晓勤告诉记者:“在做强乡村文化品牌的基础上,余东村以农民画为核心,推动形成‘农民画 文创 旅游 研学’的新型文化产业链,实现了农民画从卖画到卖文创、卖pg电子官网的版权、卖风景、卖旅游的‘四个转变’。”如今,余东村积极拓展农民画销路,开发了很多文创产品,这座江南村落以一幅画兴一方产业,富一方百姓,走出了以农民画为主导的文旅融合发展,共建、共享、共富的新道路。
下淤村游客正在泛舟(央广网发 开化县委宣传部供图)
而在衢州下淤村,“绿水青山”的生态画卷已跃然眼前。
自2008年起,下淤村把多幢闲置老宅收储至村集体,并针对每幢老宅的特点,修缮成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空间,着力打造“网红打卡地”。在空间转换的同时,村庄还通过邀约吸引了10多位艺术家入驻。艺术家们让老房子焕发出新的生命与价值,让下淤村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痕迹得到了保留和传承。
村党支部书记叶志廷向记者介绍:“把乡村的资源整合好,找到适应我们村的产业发展路径,产业搞起来了,才能实现人人有事做,家家有收入。”
村民叶小平在下淤村经营着一家旅游饭店。“我们家的店从2015年开始经营,粉蒸肉、开化清水鱼、腊猪脚的回头客很多,游客吃好之后会买点带回去。”在家门口赚钱让他有了越来越多的归属感和获得感。随着下淤村游客的增多,生意也一年比一年好。
作为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试点村,下淤村坚定不移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走出了一条“艺创源乡、治水造景、乐活下淤”的共富之路。
溪口镇未来乡村全景(央广网发 龙游县委宣传部供图)
在衢州溪口镇未来乡村,“三个共,三个地,三个人”的发展思路正在这里生根发芽。
建筑设计师高丞锴在溪口镇开了一间自己的工作室,他扎根在这里工作、生活。如今,溪口镇形成了一支“青春创客联盟”:民宿运营师、乡村主播、手作达人……他们的到来将现代化的产业直接嫁接在乡土之上,越来越多的要素在此汇聚,并被乡村容纳为自身生产力的一部分。
“未来乡村的建设与小城镇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理念上,未来乡村建设是以人为中心的,溪口未来乡村主打的理念是共创、共建、共享。我们镇里的干部跟老百姓、青年创客,一起工作,一起生活,一起创业。”溪口镇党委书记佘律星告诉记者。
未来乡村还围绕“改革集成地、旅游集散地、双创集聚地”的目标定位,组建产业联盟、创客联盟、治理联盟,构建“5分钟奋斗公社,15分钟美丽城镇,30分钟龙南一镇三乡”幸福生活圈层,打造集优良宜居、有源有脉、宜居宜业、创业创新、共建共享、智慧治理于一体的居业协同未来乡村。
一批乡愁可寄、梦想可承、未来可期的未来乡村加速照进现实,景美、业兴、民富的共同富裕新图景正在徐徐绘就。
·凡注明来源为“海口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等作品,pg电子官网的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
·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:jb66822333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