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浙北水乡,到浙中丘陵,再到浙西南山区,万千乡村各美其美,一幅环境优美、产业富美、生活和美的画卷在之江大地徐徐铺展。“千万工程”实施20年来,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,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,乡村产业蓬勃发展,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,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,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。
“千万工程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,针对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,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。“千万工程”结出的硕果,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。
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,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。作为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抓手,“千万工程”是当时浙江推进的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的生态建设工程。20年来,从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引领起步,到“千村精品、万村美丽”深化提升,再到“千村未来、万村共富”迭代升级,通过具体而系统的生态建设思路,发挥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联动效应,深刻影响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,探索出了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。
“千万工程”不仅是生态工程,更是富民工程。坚持生态惠民、生态富民,“千万工程”较好地解决了环境治理与发展的关系。浙江乡村因地制宜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特色产业开发结合起来,大力开展以优势产业为依托的特色村建设,不断把农村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,构建起“绿水青山”孕育“金山银山”的有效机制。美丽经济释放巨大潜能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5431元提高到2022年37565元,增长5.9倍。全省建成风景线743条、特色精品村2170个、美丽庭院300多万户,形成“一户一处景、一村一幅画、一线一风光”的发展图景。
“千万工程”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龙头工程。“千万工程”成功的一个关键,是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,在政策制定、要素配置、产业培育、基础设施建设、公共产品供给等方方面面统筹规划、协同推进。在“千万工程”牵引下,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同规同网,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市域城乡同标,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国领先,农村“三十分钟公共服务圈”“二十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”基本形成,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.43缩小到2022年的1.9。“城市有乡村更美好、乡村让城市更向往”正成为浙江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。
站在20年新起点上,“千村引领、万村振兴、全域共富、城乡和美”的“千万工程”时代新图景,在之江大地掀起新的热潮,也激励更广大地区的人们把“千万工程”经验做法不断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办法和成效,让更多的美丽乡村加快涌现。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经济日报评论员)
·凡注明来源为“海口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等作品,pg电子官网的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
·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:jb66822333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