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消息:智慧转型、提升效率降能耗正在成为港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依靠我国自主研制的码头智能管控系统,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实现全过程智能化操作,正在进一步降低码头的能耗指标。
总台央视记者 何莉:加快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,催生效率之变。在茫茫的大海之中,漂浮着一座繁忙的“小岛”,这里就是全球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——洋山港。在这里,一个昼夜能够完成2.6万个标准箱的装卸能力。
这里不仅是全球航运的“晴雨表”,也是港口效率的“风向标”。码头94.5万平方米的自动化堆场“空无一人”,自动导引小车装载着集装箱来回穿梭。
总台央视记者 何莉:像这样一艘21万吨的大型船舶,可以装载2万个标准集装箱。传统的配载方式需要工作2个小时,而全自动配载系统不超过20分钟就能完成全部任务。
总台央视记者 何莉:“最强大脑”的精打细算,让每一条线路的规划和每一次关键的“抓举”都能问鼎节能的冠军,而驱动这一切的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“中国芯”——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。远程操控,一个工班只需要40几个人就能完成码头的装卸任务。人工成本降低70%的同时,工作效率比2017年开港之初提升了30%。
码头“最强大脑” 打造低碳中国港口
作为供应链的转运节点,港口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%。这其中,港口进行作业,港口装卸设备、运输车辆都是耗油大户。
目前,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使用的桥吊、轨道吊、自动导引小车全部采用电力驱动,使得码头装卸、水平运输、堆场装卸环节的尾气排放问题完全消除,环境噪音也得到极大改善。另外,港口建设岸边供电系统,使得大型货船靠岸后可以自动切换到电能系统,而不用继续耗费燃油,节能新光源、太阳能辅助供热等技术都让这里成为港口低碳新标杆。
·凡注明来源为“海口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等作品,pg电子官网的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
·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:jb66822333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