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表、自行车、缝纫机、收音机,上世纪70年代的人们,倾注在“三转一响”的热情绝对不比今天那些追捧时尚的年轻人逊色,当年一块手表就可让心仪的女孩子点头肯嫁,一辆自行车就可以驮起整个家庭的梦想。
①11月27日,杨庆书在探寻手表中的方寸世界。
如今,时代不断变化,手表已经从一个获知时间的工具变成了装饰品,而修表这一行当也渐趋衰落,很多多年从事这项工作的修表技师无奈转行,只有少数人咬牙坚持了下来。杨庆书和他的妻子易惠晓就是闹市一隅中坚守修表方寸之台,让凝固的时间再次“行走”的人。
②戴着寸镜的杨庆书在认真安装手表上的一个齿轮。
在忠介路上,杨庆书和他的妻子经营着一间修表店,招牌很不起眼,一年365天从早到晚风雨无阻,一张旧桌子,桌面上摆满各式各样的工具和零件。这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。
“其实妻子比我更早接触修表工作。在她18岁时就从她父亲那里学习修表,算是女承父业。”今年已经58岁的杨庆书笑着说,他和妻子1993年结婚,之前他修过车,当过业务员,矿场切过石头,甚至还当过会计,一直到2000年才回到修表店和妻子坚持到现在。
③一直到夜晚10时许,杨庆书才骑着电动车带着妻子回家。
“别看小店不起眼,这也算是个‘百年老店’。”杨庆书介绍,五十年代初,他的岳父就在这里修表,那时候修表店归集体所有,70年代末个体经济如火如荼发展,岳父便把这个集体小店承包了,后来岳父年龄大了、眼神也不太好,妻子和他才真正从岳父手中接管修表生意。
④透过寸镜,可以看到手表内部的齿轮、螺丝等细微构造。
11月29日,忠介路上人来人往,嘈杂喧闹,杨庆书的小店内安静得只有滴答声。小到换电池,大到修理挂钟,凡是跟钟表相关的活,杨庆书和妻子都能游刃有余地解决。“90年代传呼机兴起,那是对我们修表冲击较大的时候。”杨庆书说,能坚持到现在,除了生计更多的是热爱,因为这项工作更多需要的是耐心,短则十几分钟,长则两三天,你必须心无旁骛。
⑤杨庆书在查看挂钟内部齿轮是否有损坏。
岁月流逝,时光永恒。“滴答”声中,杨庆书和妻子依然乐于修正顾客的“时间”,每天上午9点左右开门,晚上10点左右才收摊,哪怕一天只能碰上一个来修表的客人,他们也风雨无阻地守在小店里。
⑥11月27日,杨庆书在帮一位顾客解决表带长短的问题。
“一块小手表,包含了一方大世界,以前的同行都改行了。”杨庆书笑道,他割舍不了这份职业,自己还是愿意静下心来藏在自己的“时间”里,直到拿不动螺丝刀的那天。
⑦手表的构件细小复杂,常常通过寸镜来观看检查。
·凡注明来源为“海口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等作品,pg电子官网的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
·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:jb66822333@126.com